中国传媒大学陈秋圆:想象·形象·印象——七月的威尼斯WWW432888

2017-07-08 14:21:26     作者:陈秋圆

一、重庆印象

大家好,我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方向是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


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的新闻学。从小在广东生活和学习。所以地域上跨度还挺大的,从东南的广东,到西北的甘肃,再到华北的北京,期间也去过中国其他方位的一些地方,但是西南这一块从未踏足过。尽管之前没来过重庆,但江湖到处是它的传说。我把这种传说暂且理解为别人的印象,进入我的头脑,那就是想象吧。

李普曼在《舆论学》一开始就提出现实的世界和头脑的想象的区别,认为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更多是一种想象,提出了“刻板印象”和“拟态环境”两个重要概念。但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在没接触之前都觉得这形象是虚的,我得去过,接触过那里的人,感受过哪里的空气,这样之后我才建立起自己的想象。

有一点特殊的,我此前很少想象过重庆,头脑除了一些知识性的东西外,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因此在坐火车来的时候,以及在这里带了一个星期后,白纸上慢慢有了东西,对于“山城重庆”有了直观的印象,例如进入重庆的隧道实在是太多了,每天从酒店到学校,上楼梯下楼梯上山下山,周边建筑的布局和道路桥梁的架设,共享单车的情况,有了切身的体会。

想象,进而形成印象,最后产生形象。我就想,对一个未接触过的城市来说,多少天才能比较好地了解?对于旅游来说,两三天是适合的,有新鲜感而不会觉得太累。期间如果吃美食赏美景,体验是很好的,这样能带回美美的回忆。但是如果遇到哪个态度不好的服务员,可能就对这个地区暂时产生不好的形象。特别是在这个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形象能更快更广地传播出去。特殊的情况,还可能引发一次网络公共事件。像青岛大虾,哈尔滨天价鱼,丽江打人事件。当然根源在于这些问题积怨已久,在当地没得到重视或者得不到解决,遇到一个时机,它就一下子爆发出来,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也纷纷发声。形象问题,像城市形象、地域形象、国家形象,在这个时代都是值得关注的主题。但是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一种理论说:它可以让人们了解更多的观点,但也会巩固原本的刻板印象,因为倾向于听他想听,看他想看的东西。对于微博上群体印象或大数据描述的群像,前天刚看到一个新闻,大数据会给一般的印象。马云在一个大会上提到大数据,他提到他有数据知道女性的胸罩,哪个省的是最小的,是浙江。评论底下挺热闹的,也挺有意思的,但是一时是个热点、段子,慢慢就成为印象,有数据没解释,人们会慢慢忘了为什么会有这个判断。第二个没温度,特别是缺乏实际接触的话,这些很可能就慢慢成为刻板印象。我有时想报道能不能少点判断,多点分析。

二、讲习班之我见

讲习班的课程,邀请的老师有学界和业界的,有讲理论的也有讲技术的主要想分享学习过程中的一点点体会。

这部分的收获主要来自董天策经理和郭小安老师,可能我比较喜欢一个完整的论述过程吧

先是郭小安老师。说起来,对我来说有点很奇妙。上学期在中传我选了孙英春“国际政治与跨文化传播”的课,其实讲了很多关于民族、民族主义的研究,最后结课我做了个从外交部发言人表情包来看网络民族主义的选题,做文献综述的时候发现了国际新闻界有个研究帝吧出征的工作坊,里面有七篇文章,其中就有郭小安老师关于米姆运动的。但当时是没有什么印象,就是我文献综述的一部分,然后这次见到真人,有机会听老师演绎这一理论,有血有肉,我觉得这很有价值这也正是教师的独特之处,这是看文章与亲自聆听作者如何的把研究思路演绎一遍是不一样的。当然就这个米姆,我想给老师提一点建议啊,就是我觉得老师好像没有介绍米姆对应这个英文单词。我的方向是国际新闻,经常看一些外媒渉华的报道,例如我看的是BBC,它很关注微博上中国网友的言论,经常会提到热门话题、视频、表情包,其中表情包对应的单词是meme,所以当老师讲米姆时我第一反应是表情包,但是听听老师讲又并不是一个概念。文中用了文化的迷因、模因、米姆等翻译,我觉得就meme这个词稍微做一个词源上的说明,当然瑕不掩瑜,网络民族主义采用米姆式的传播策略,将情感表达隐藏在戏谑化的符号中,吸引注意力,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挺有启发的。

这种启发是一种研究路径或者说解释框架的启发。通过这种会议讲习班讲座可以接触到研究路径,郭老师一开始就提出将公共事件与社会抗争和动员联系起来的观点,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抗争策略和形式。还有一点启发是郭老师对于框架理论的反思,他反复讲框架的目的是要建构意义。因为就我自己来说,国际新闻很大一块就是研究外媒渉华报道框架,还有研究国家形象,但经常会停留在分析总结文本数据上面,张毓强老师上课就说,一般这种论文他看题目就知道论文写了什么,会有什么结论,会提出什么建议,其实是没什么意义。

然后稍微讲一讲董天策老师带给我的启发。一是关于定义问题,网络公共事件比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事件更好命名就代表一种态度和倾向舆论舆情本事正常的意见表达。但是舆情事件,就好像舆情是洪水猛兽,把它看成一种危机,因此基于错误的定义而带来错误的应对思路。

董老师提到的网络公共事件的作用与缺陷,正是我看微博的持有的那种复杂心态一方面,有些评论惨不忍睹,不忍卒读,连评论我都不想点开。你就想啊怎么有这种人但是有一些新闻,就可能会嗅到是个大新闻,有时就会惊讶于网友的言论,果然高手在民间,网友怎么那么有才,但总体来说还是希望它存在的因为它是个人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

对于公共领域,我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虽然不会是理想的情况,但网络与新媒体技术赋权使公共领域建构成为可能。

 

Copyright 2015 联系电话:15865874521 地址:威尼斯WWW432888虎溪校区威尼斯144777欢迎您视频 邮件:xinwen@cqu.edu.cn